1.其實平常曬的不是只有紫外線
有聽過紅外線嗎?這可能跟紫外線一樣是比較常聽到的種類。那麼X光線跟γ線呢?(γ念gamma,希臘字母)這可能在醫院才會比較常聽到。
從太陽射出來的光線,除了我們肉眼可以看見的可見光以外,還有上述的「紅外線」「紫外線」「X光線」「γ線」。
然而紫外線還可以依波長細分成「A波(UVA)」「B波(UVB)」「C波(UBC)」
上面的插圖越往左邊,光線的波長越短。波長越短對身體的影響越強,但越被容易在大氣層的臭氧層吸收隔絕。「X光線」「γ線」「紫外線C波(UBC)」大部分會被臭氧層阻擋,無法到達地表。
紫外線中可以到達地表的只有「A波(UVA)」「B波(UVB)」兩種紫外線。
我們來看看這兩個紫外線有什麼差別吧。
1-1.讓皮膚變紅的紫外線B波
長時間的日光浴讓肌膚隔夜變紅、起水泡…像這樣的曬傷(sun burn)的主要原因就是紫外線B波(UVB)。
UVB能量很強,傷害肌膚表面的細胞,也會引起發炎反應,目前研究指出會是皮膚癌或雀斑等色素沈澱的原因。但因為UVB波長短,比起紫外線A波(UVA)容易被臭氧層或上空的雲層阻絕,到達地表的量只有全部紫外線的10%左右。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遮陽傘等,盡量不要讓日光直射到身上就可以防止UVB。
1-2.到達深處的紫外線A波
然而紫外線A波(UVA)不會像紫外線B波(UVB)那麼讓肌膚有那麼急劇的變化。
紫外線A波(UVA)不會讓人感覺馬上變黑,所以感覺它對肌膚上的影響比較小,但是近年的研究發現紫外線A波(UVA)對於皺紋或色素沈澱的影響反而更大!
曬在肌膚上的紫外線A波(UVA)有20%會到達真皮層,一點一滴的產生肌膚各種影響。
例如,讓膠原蛋白變質,漸漸的累積產生皺紋的原因等,花一段長久的時間,靜悄悄的傷害我們的肌膚。「皺紋」「鬆弛」「色素沈澱」就是紫外線A波(UVA)造成的傷害。
況且紫外線A波(UVA)容易穿過臭氧層,在地表上甚至有紫外線B波(UVB)的20倍以上的線量。甚至穿過普通的玻璃,這也是我們得更多注意紫外線A波(UVA)的地方。
不只紫外線B波(UVB),紫外線A波(UVA)也要認真防,才是保持年輕的肌膚的王道啊!
1-3.什麼是防曬指數SPF?
SPF是Sun Protection Factor的縮寫,主要是針對紫外線B波(UVB)的阻隔效果。數字越大,阻隔效果越強。SPF30不是代表有效30小時,SPF50也並非有效50小時。這30或50的意思是可以拖延UVB造成的曬傷的時間幾倍。
比如說有ㄧ個曬傷只需要從開始暴露UVB後15分鐘的人,他去塗抹SPF30的防曬乳後,他可以拖延15分鐘*30=450分鐘。塗抹SPF50的防曬乳後,他可以拖延15分鐘*30=450分鐘。一般人大概暴露後曬傷的人只需要15~30分鐘。所以註記SPF的防曬用品效果其實也有個人差。
塗沫SPF防曬乳並不代表完全阻隔,只是把暴露的量弄的極少而已,紫外線的傷害日積月累,所以千萬不能太大意。
1-4.什麼是防曬指數PA?
PA值是主要針對防禦紫外線A波(UVA)的指標。
紫外線A波(UVA)不會讓皮膚馬上立即的影響,所以用比較粗略的計算方式。
PA值像PA、PA+、PA++、PA+++這樣,用+(加號)的多寡來決定阻擋紫外線A波(UVA)的效果。
要注意的是PA值是與完全沒有做任何防護下的皮膚做比較。
PA | 2倍以下的效果 | |
---|---|---|
PA+ | 2~4倍的効果 | 某種程度有効果 |
PA++ | 4~8倍的効果 | 中程度的効果 |
PA+++ | 8~16倍的効果 | 第二大的效果 |
PA++++ | 16倍以上的効果 | 最大的效果 |
PA值只能用這麼粗略的方式來記載的原因在於皮膚的黑色素產生的速度的關係。黑素細胞,黑色素的產生速度等,都有個人差。
「變黑」現象取決於花多長時間暴露紫外線A波(UVA)的影響,短時間內的暴露紫外線A波(UVA)很難數值化。相較SPF有點粗略,這也是PA值的缺點。
1-5.細節藏在擦的厚度
塗抹的劑量也要注意,大概平方一公分要塗2mg。
但這個量大概是一張臉一個掌心的大小…,其實是蠻多的喔!
平時大家都用得太少拉…
然而SPF50跟SPF15的遮蔽率只有差5%以下,所以可以用SPF20(通常較便宜)的防曬乳多塗沫即可。
參考文獻:
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adult-health/in-depth/best-sunscreen/art-20045110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lection-of-sunscreen-and-sun-protective-measures
留言